星空的拍摄题材大致可以分为深空摄影和星空摄影。星野摄影常见的题材有常规星空、银河、星轨。
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恒星轨道摄影,对拍摄环境和后期处理要求不高,非常容易学习。
1.环境
常规的星空摄影,首先要去一个光污染少的地方,一般需要距离大城市几十或者几百公里。而且星轨摄影可以在市内拍摄。在光损伤环境下,拍摄到的恒星轨道比较密集,而在光损伤区域,拍摄到的恒星轨道比较稀疏。即使在城里,你也可以开枪。拍摄时尽量避开强光源,千万不要对着光源。
有时候看单张照片就觉得完事了,但是后来处理的时候,其实就能看到星轨了。因为一颗星是延伸后的星轨,两颗星是两颗,所以即使照片上只有五六颗星,也能出现星轨。北京够发达,但早就流行在故宫旁边拍星轨了。太多人迟到了找不到地方。
2.暴露
没有确切的曝光值,按照一个原则:在照片不曝光的前提下,尽量增加曝光。星星会移动。当它移动的时候,快门的曝光是不能累计的。所以我们在增加曝光的时候,首先要增加光圈和感光度,然后才是快门。但是你不能无限制的增加感光度,这样会降低画质。
如果是在城市,可以参考这样的参数,f5.6以上,iso400~2000,快门时间5~20秒左右。用这个效果拍出来也是可以的。
专注
不要白拍星星。网上流行“把对焦环拧到无限远再转回来一点”,不靠谱。你先把焦距调到MF,然后找到一颗非常亮的星星,然后放大,再转动对焦环,星星就变成了一个固体点。
有人问,我只关注星星,风景会不会模糊?其实一点都不用担心。你聚焦的地方是星星。这时候前景就很深了。一般离镜头1米的风景都很清晰。
4.拍摄方向
好了,曝光已经调好了。它在焦点上。接下来开始拍摄吧。先确定方向再拍。地球的旋转,目前的北极星,非常接近正北。它几乎在地球自转轴的延长线上,你会看到所有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旋转。面对北极星正北,轨道是圆的。面向正南,是个弧形。朝东朝西,是垂直线还是对角线。
5.爆破时间
恒星每24小时自转一次,也就是360度。对此有异议吗?知道了恒星的自转角度和恒星到圆心的距离,就可以计算出这个星轨有多长。如果想象不出来,就找张纸画个图。其实不一定要花整整24个小时才能看到一圈,因为星星很多,每个星星都有一个段,加起来就是一圈。
这张照片是我用手机拍的,面向东北,拍了15分钟。
如果在城市里,快门最多只能打开10秒,然后就会曝光过度。那么拍六张就是60秒,拍60张张才需要10分钟。如果你在野外,快门可以打开30秒,那么拍60张就是1800秒,整整半个小时。
6.后处理
打开ps,选择文件-脚本-将文件加载到堆栈中,选择所有拍摄的照片。所以每张照片都是一层。选择所有层,右键单击,并将其转换为智能对象。这时候就变成一层了。选择图层-智能对象-堆栈模式-最大值。星轨会出现。只需调整颜色、曝光和锐化。
每日推荐
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