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
您当前位置:全球家居网 >> 消费

“买买买”!平安“扫货”3只金融股

发布时间 2025-09-17 16:21 -- 来源 证券之星 阅读量:13459   
【导读】扫货银行股的同时,中国平安对保险股也开启“买买买”模式。 港交所数据显示,9月11日,中国平安买入7780.92万股中国太保H股,对太保H股持股比例达到11.28%。这是继8月突破5%举牌线后进一步突破10%门槛。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...

扫货银行股的同时,中国平安对保险股也开启“买买买”模式。

港交所数据显示,9月11日,中国平安买入7780.92万股中国太保H股,对太保H股持股比例达到11.28%。这是继8月突破5%举牌线后进一步突破10%门槛。

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,中国平安对银行股的买入也未止步。9月4日,中国平安买入4021.3万股农业银行H股,持股农业银行H股比例达到了18.07%;9月2日,平安人寿买入1238.1万股邮储银行H股,持有邮储银行H股比例达到16.01%。

大举买入太保H股

券商中国记者查询到,9月11日,中国平安买入7780.92万股中国太保H股,场内交易均价为每股33.043港元,场外交易均价约为每股31.23港元。经估算,此次买入耗资约25亿港元。

本次交易后,中国平安对中国太保H股的持股数量达到3.13亿股,持股比例从此前的8.47%大幅升至11.28%,其中,平安人寿持股比例达到10.17%。

中国平安对中国太保的买入始于今年8月,至今已持续一个多月。8月8日,中国平安买入174.14万股中国太保H股,持股比例升至5.04%,自此拉开了这一轮“保险投资保险”的序幕。

此后,中国平安持续买入。8月28日,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、平安财险合计增持中国太保H股1072.02万股,每股均价35.6922港元。此次投资后,中国平安持有中国太保H股数量达到2.23亿股,持股比例升至8.02%。

次日,平安人寿再度增持中国太保H股610.42万股,增持后持有中国太保H股数量达到1.98亿股,持股比例从前一天的6.92%升至7.14%。

短短一个月来,中国平安对中国H股的持股比例上升了6.24个百分点。按投资均价计算,中国平安今年8月以来投资中国太保H股金额累计超50亿港元。

持续买入红利资产

除了买入中国太保H股,中国平安前不久也增持了中国人寿H股。

8月28日,平安人寿耗资超10亿港元增持中国人寿H股4409.5万股,每股均价23.5485港元。增持后平安人寿持股比例升至8.13%,中国平安持有中国人寿H股达6.19亿股,持股比例升至8.32%。

中国平安对中国人寿H股的持股在8月12日突破5%,不到一个月持股比例又上升了3.28个百分点。按投资均价计算,8月以来,中国平安耗资超50亿港元买入中国人寿H股。

与此同时,中国平安对银行股H股的买入也尚未止步。

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,9月4日,中国平安买入4021.3万股农业银行H股,持股农业银行H股比例达到了18.07%;9月2日,平安人寿买入1238.1万股邮储银行H股,持有邮储银行H股比例达到16.01%。

盘点平安今年以来的权益投资路径可以发现,其对银行股、保险股H股的买入均执行类似“扫货式”投资策略,看好标的股票后即持续买入。

例如,1月10日,中国平安买入189.25万股招商银行H股,所持招商银行H股数量增至2.3亿股,占该银行H股比例升至5.01%。截至7月29日,中国平安持有招商银行H股数量达到7.39亿股,占比16.10%。

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,中国平安目前重仓持有4只银行股H股,今年以来持续增持其中3只银行股H股。经估算,中国平安今年已累计耗资超千亿港元买入银行股H股。

一位保险资管公司投资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,低利率周期下,高收益优质资产稀缺,叠加新会计准则实施等因素,保险行业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加大,保险公司有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投资收益的现实需求。

对于中国平安这样大体量资金来说,标的股票要同时满足经营稳健、分红较好且稳定,并能承接庞大资金量等要求,选择范围较中小公司更加有限。在此背景下,银行股、保险股是大体量保险资金比较理想的投资标的。

分析人士认为,险资投资保险H股与投资红利股逻辑类似,是低利率和新金融工具新准则下通过OCI账户增配高股息股票资产的延续。

中泰非银分析师葛玉翔认为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释放重要信号:险资作为长期资金,同样也会关注保险股,保险股同样属于“红利”范畴。同时,险资举牌同行指向对自身行业基本面的筑底向好的认同。

前不久,中国平安副首席投资官路昊阳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表示,今年以来,利率处于低位水平,同时波动加大。因此,开展多元化资产配置,尤其是增配优质上市权益资产,是应对变化的必要手段。

“公司投资银行股主要是出于财务投资考虑。”路昊阳表示,除了银行股,平安也关注和投资其他股息率高、经营稳定、分红政策稳定的高股息标的。

并非所有高股息资产都是合适标的,不同险资在具体投资上也各有考量。一家保险资管公司负责人分析,不能简单看股息率,高股息需要以良好的盈利为基础并具有一定持续性;同时,买入高股息资产的成本不能太高,否则可能面临股价回调带来的损失。

看好权益资产配置

中国平安连续增持银行股和保险股,是险资去年以来持续入市的缩影。

数据显示,截至6月末,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余额达4.73万亿元,较2024年同期增长25%。其中,人身保险公司持有股票市值2.87万亿元,较年初增加6052亿元。

从上市险企投资布局来看,截至6月30日,5家A股上市险企持有的股票资产金额超1.8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超4000亿元,增幅达28.7%,远超投资资产增幅,入市明显提速。

举牌是反映险资投资动向的重要窗口。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,截至9月11日,保险公司今年来举牌已达28次,创下2021年来新高,远超2021—2023年三年举牌总和。

对于权益配置,多位上市险企管理层近期表示,A股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,将稳步增加权益资产配置,不断优化权益投资策略,增强投资业绩的稳定性。

中国人寿副总裁、首席投资官刘晖近日在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,对下半年A股市场仍保持乐观,将持续关注市场上涨板块的轮动,比如科技创新、先进制造、新消费、出海企业等方向的投资机会。

她表示,权益市场方面,将积极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求,持续优化权益配置结构,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的配置,不断提升权益配置的稳健性和长期回报潜力。

路昊阳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,目前国内权益市场稳定性增强,前景向好。一是政府高度重视资本市场,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,提升了市场稳定性和活力;二是人工智能、高端制造等优势和新兴产业蕴含大量投资机遇;三是当前市场估值水平仍处于合理区间,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。

“公司将积极把握机会、审慎挖掘权益市场潜力,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,适度提升权益配置。”路昊阳说。

排版:汪云鹏

校对:高源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
热文推荐 --------

网站地图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投稿合作 | RSS订阅

邮箱:jokeryouxiang@163.com


声明: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,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尽快处理!

全球家居网 版权所有 未经全球家居网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;COPYRIGHT © 2008-2022 备案号:皖ICP备2023005497号